...

孩子无理发脾气时,用智慧陪他走过他暂时的无知。不要陪他闹憋扭,伤了自己害了他。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

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语言伤孩子的心,断送孩子的前程。



同时告诉父母,应该对孩子说什么,以及父母应该怎样从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亮丽的角度审视孩子、肯定孩子、表扬孩子、激励孩子。


[第一句]     “ 笨蛋,没用的东西。”
告诉孩子:你不笨
是谁给孩子贴上了“笨蛋”的标签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成为“笨蛋”
在平常之中赏识你的孩子
翘起你的大拇指
一句简单的话,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第二句]     “ 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听话“的孩子到底好不好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从自己
给孩子争辩的权力
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学会与孩子说话
当孩子与父母顶嘴时
沉默会更具震撼力


[第三句]     “ 我说不行就不行。”
别耍“因为我是你爸爸”的威风
“一言堂”的后果
惧怕不等于信服
尊重孩子的选择
学会与孩子商量
听听孩子的建议


[第四句]     “ 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没有力度的话不要说
别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停止空洞的说教
尊重是最好的办法
批评孩子时,注意不要伤着孩子
宽容孩子的“不务正业”
不要强迫孩子做他暂时不喜欢的事


[第五句]     “ 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
物质奖励刺激孩子学习好不好

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能摸得到
怎样帮助孩子最有效
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因什么而可爱
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
别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第六句]     “ 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 ”
只当“参谋”,不当“司令”
“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
“ 贼”的帽子扣不得
接纳孩子的缺点
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不要怕孩子吵架


[第七句]     “ 你又做错了,真笨! ”
允许孩子犯“错”
失败后孩子更需要肯定
你在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拯救一个人的灵魂比制裁肉体更有效
教育孩子是疏而不是堵
告诉孩子每天做好一件事


[第八句]     “ 一看你就没多大的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 ”
摆正期望的天平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做不到
做一位自信的父母
孩子需要赏识,渴望被肯定
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去锻炼
驱除孩子心中自卑的阴影


[第九句]     “ 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
教育孩子不应统一模式,要因材施教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不可随意涂抹
别让孩子患上“习得性无助”
告诉孩子:成功不在于角色的大小
让孩子成为优秀的关键在哪
让孩子学会跟自己比赛
让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长


[第十句]     “ 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
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让孩子把玩的心用在学习上
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让孩子适当地玩一玩电子游戏
不可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力
玩出孩子的自信


by 越简单越幸福 on Tuesday, March 29, 2011 at 1:36pm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什么是阅读障碍?

什么是阅读障碍?


谈到障碍,大家可能都会些许紧张,说到阅读障碍,可能大家会想到不能看书,但事实上,与很多成功人士也有过阅读障碍的苦恼。一般而言,阅读障碍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与发展性阅读障碍两大类。获得性阅读障碍是指后天脑损伤造成的阅读困难,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性损伤、智力正常儿童的阅读水平显著落后于相应的智力水平或年龄的情况。



阅读障碍的发展过程

二十世纪70年代,当阅读障碍在西方国家已经日益受到重视的时候,亚洲国家却在认为自己的文字系统不会产生阅读困难。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文字的结构影响阅读,因此有人推论,作为与拼音文字系统不同的表意文字系统,可能并不存在类似的阅读障碍。但随后的研究发现,说汉语的儿童也会发生认其字而不解其意的情况。汉字与英语不同,字形、字音之间的对应具有较大的任意性,但汉字中又有80%的形声字的声旁具有发音提示的功能,使学习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声旁推测不熟悉字的读音。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偏旁部首的读音,推测整个字的读音。但同时由于大多数声旁不能完全标示整字的读音,加上汉字同音字较多,使字形、字音之间的匹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初学者尤其是儿童的汉字学习造成很大的负担。汉字的这些特点有可能影响儿童学习汉字,进而影响他们的阅读。有研究调查表明,大约有4%的人口受到读写障碍的困扰,约有6%的人表现出某些方面读写困难的特征。因此,阅读障碍离我们并不远。



阅读障碍有哪些种类?

很多阅读障碍儿童属于发展性阅读障碍,这些小患者具有正常甚至超常的智商,但只是具有一些特别的困难,但他们,尤其是尚处学龄的孩子,却常被认定为“智力低下”或“不知上进”,受了莫大的委屈。因此,我们应尽快识别读写障碍,给予专业的帮助。已有研究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的智力、人格和情感发展均正常,他们只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阅读技能发展落后。调查显示,我国的阅读障碍发生率为4-8%。但长期以来,儿童阅读障碍问题在我国没有得到正确认识,阅读和学习障碍的儿童多被无辜地冠以愚笨、懒惰、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严重地影响了阅读障碍儿童身心潜能的正常发展。



80年代台湾儿童心理研究专家们经过对临床个案的整理归纳发现,这些儿童的读、写错误分成5种类型:

1)相似形状的字在读、写时产生混淆的发生比率是100%;
2)发音相似的字在写时产生混淆的发生比率是85%;
3)同一字中部件位置错误的发生比率是35%;;
4)短语中字序混淆的发生碧绿是35%;
5)镜像写的发生比率是15%。



从对阅读障碍儿童产生错误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括语音的错误和字形的错误,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在汉字学习的过程中,形似字的取代现象较多;而且,由于儿童本身口语词汇量有限,他们往往会出现断词的困难,这些儿童经常不能把一个个间距相同的字组合成有意义的词。还有的儿童语音记忆的处理能力较差,可能的原因是对汉语语音的敏感度较差,记忆容量小,并且不善于利用策略帮助语音记忆,无法维持放在工作记忆中的语音,还有患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在语音和汉字的识别上存在困难:这些儿童能够读出音节但经常弄错声调,比如把“爸”读成“八”。



虽然在中国大陆,有关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的研究目前刚刚起步,还没有像英语阅读障碍研究那样形成统一而系统的结论,但近年来汉语认知及儿童阅读获得与发展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已经为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成果。



比如,专家们逐渐发现,儿童的汉语阅读障碍大多数发生在单字水平,这既可能表现为音、形、义某个方面的加工缺陷,如不能有效地进行语音信息的加工分析、不理解文字在特定词中的意义,也可能表现为不能有效地建立字形、字音、字义三者间的对应关系。阅读障碍儿童把字音与字形联系在一起的能力比较弱;根据字形发音的能力也比较差。另外,汉语和英语不同,有四声,比如妈、麻、马、骂。声调不同,字形、字义和字音都不一样。但是这种差别非常细微,对于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如果这时的语言学习不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他们就有可能出现语音加工的困难。正因为如此,学龄阶段的阅读障碍儿童完成语音到字形的听写任务尤其困难。



经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研究,目前我们已经对儿童阅读障碍的症状作了分析和归纳,主要有几个方面:

1. 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就忘记;
2. 听写成绩很差;
3. 朗读时增字与减字;
4. 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
5. 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一笔;
6. 阅读速度慢;
7. 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
8. 说作文可以,但写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
9. 经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视与祝弄混;
10. 经常搞混音近的字;
11. 学习拼音困难,经常把Q看成O;
12. 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上述阅读困难涉及的心理能力很复杂,既有视知觉方面的问题,也有听知觉方面的问题,也有音和形之间转换的问题,还有对字义的理解的问题。阅读障碍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语音记忆和语音意识有问题。他们在利用语音或声音系统来加工书面或口头的信息能力方面落后于同年龄儿童;语音识别落后,即不能从四个不同音的词中,选出一个与目标词相同的发音。它直接导致儿童学习字词时产生记忆的困难,即记不住字。阅读障碍儿童由于掌握词汇特别少,阅读时对于许多熟悉的字需要浪费时间去分析,文字好像一个透不过去的屏障。但正如我们所说的,这些有阅读障碍的儿童有很多是智力正常甚至超常的的儿童,他们的这些症状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和矫治等到缓解。



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生理性病变外,还有一些社会因素:有的孩子有严重的胆小、自卑情绪,不敢在课堂上朗读。还有的孩子特别在意别人,生怕读错了引起同学笑话,朗读时没有轻松阅读的心境。还有的孩子在学前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家长老师可能忽略了,声调区分,汉字的多意,多音等特点,或者对字形、字音之间的对应没有采用科学的记忆方式等等。



特别是在幼儿期,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认识到儿童在学习汉字,理解汉语时可能面临的困难,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就能有效地降低出现阅读障碍的可能。



那么我们作为家长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我们要在家庭中为孩子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而且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孩子自由地,轻松地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其次,因为有些儿童在把一个个孤立的字联结成完整的有意义的词或句子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那我们在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意义完整的语言环境,在读故事的时候,让孩子和我们一起看到完整的一句话,从左至右地连贯划指,按照正常的语速,流畅地朗读给孩子听,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意义、字形之间的正确联系。



汉字的四声,是儿童很难过的一关,我们在和他们一起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和讨论,假如不同声调和不同意义的字,把这些汉字放到符合意义的小故事中去,帮助孩子逐步建立声调与字义、字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分享阅读的过程中,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表演,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孩子朗读、理解、表达的能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边读,边演,孩子能更快地掌握四声和各种韵律特点。同时家长与孩子分享绘画、改编、自编故事的过程,也是激发锻炼儿童书写兴趣和正确书写习惯的过程。



与孩子们分享阅读,与孩子们一起在阅读中成长,从早期的阅读开始,就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保持阅读兴趣,是克服阅读障碍最有效的方式。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Upperkut Agency Offices 空间分享

Upperkut Agency Offices

Design By Upperkut

简单的陈设   突出的墙饰  营造一 股自然又鲜明的感觉
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 创作应该会源源不断吧 ^^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小儿发烧试试推拿治疗

小儿发烧试试推拿治疗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医师  黄克勤
  两天前,一位家长抱着2周岁的孩子过来要求推拿,原来是孩子上午外出游玩的时候着凉,回来就发烧了,体温达到39度,听亲戚介绍说小儿推拿退烧效果非常好,还可以避免药物退烧的副作用,下午就抱过来试试。经过2天(2次)的推拿治疗后,孩子的体温完全恢复到正常了,家长很满意。 

  发烧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人体之所以能保持较恒定的体温,主要是因为体内有产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互相调节,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而小儿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而且年龄越小调节功能越差。但小儿对发烧的耐受力较好,若经过及时治疗,恢复也较快。中医认为小儿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发烧症状。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

  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温州市二医自去年开展小儿推拿以来,已接诊了40多例小儿发烧患者,有急性发烧的,也有长期低热的,效果都比较明显,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想了解一下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

  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理疗的方法:


  (1)天河水(要穴):尺.桡沟.从远端至近端用布擦.用温水或凉水(也就是把手抻直,手掌向上.从手腕到手肘中间的沟)

  (2)清肺经:手无名指腹.两支手都有,都要按摩.从手指近端向远端推(注意这个穴位到儿童六岁就消失了)

  (3)开天门:用拇指推印堂至发际(推到发红.不要把宝宝的皮肤推破)现在了解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了吧。



  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②揉外劳宫100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

  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小儿风热感冒穴位按摩:

  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②按揉大椎穴1~3分钟。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

  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


  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④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

  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3)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分推膻中100次。




     穴位:天突

  位置:胸骨上窝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约15~30次。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恶心,呕吐等。





  穴位:丰隆

  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1~3分钟。

  主治:痰多,气喘,胸闷等。





  穴位: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右图。约揉100~300次。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穴位:膻中

  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

  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4)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穴位: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见右图,推100~500次。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见左图。揉30~50次。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5)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穴位: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





  穴位: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穴位: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1~3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



  随证加减

  (1)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状重者,常用手法加

  ①点揉风池穴1分钟。

  ②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穴位:虎口(合谷)

  位置:拇、食两指之间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点边缘处。

  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对称拿之。约拿3~5次,

  揉100~300次。

     主治:风寒感冒,口眼歪斜,牙痛等。



  ③多揉太阳穴。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2)如高热者,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300次,清肺经300次。

  ②直推脊柱5~10次。




  穴位:脊柱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

  约推100~300次。

  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

  ③搓擦涌泉300次。

  (3)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100次,推三关100次。




  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穴位: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自腕演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约推100~300次。

  主治:

  ②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钟。




 

  穴位: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25/15/1411265_29445077.shtml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48615789.aspx